百思不得解 为毛我写五年不如罗玉凤写一篇
友情提醒:欢迎转载,但请署名王诚,并注明来自金桥智库微信公众号。否则追究法律责任。喜欢我的文章可按文末二维码或点击蓝色“金桥智库”,轻松关注。
最近有朋友给我发过来一篇文章给我看,是罗玉凤写的《求祝福 求鼓励》。我开始并没有太在意,我觉得她写的文章应该好不到哪里去。但是我的朋友跟我说,这篇文章必火,而且还准备地预言说,三天之内这篇文章的赞赏必然超过三万。我也是一笑置之,我在想,开什么玩笑呢,我看了那么多的公众号文章,就没见过赞赏超过一万的。但是我今天一看,还真让他说中了,这篇文章确实赞赏超过了三万,点赞也接近了10万,按一般的规律,点赞量大约只是阅读量的1%,也就是说,短短几天内,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已经超过千万了,说它是2017年开年以来最火的文章也不为过。
我开始认真对待,研究起来她这篇文章为什么会这么火。根据我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,我觉得这篇文章火爆的痛点有如下几个方面:
第一,罗玉凤本身是个名人,曾经和芙蓉姐姐一样,火遍了中国网络,家喻户晓。但是这个理由占比不高,因为她的许多文章的阅读量其实也不高,赞赏很少。而且她的知名度虽然很高,但是美誉度似乎不高。
第二个,文章的标题:《求祝福,求鼓励》,很容易引起中国人的同情心,不得不说,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是非常善良的,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。相信人之初,性本善,也很有恻隐之心。这个应该说是赞赏比例提升的重要因素。
第三个原因是文章开头的暗示“93.17%不喜欢王思聪的人可能都喜欢我”,这就接近于巫术了。试问有谁能计算出中国有多少人喜欢王思聪,又有多少人不喜欢王思聪?而且人心那么复杂善变,今天喜欢的人明天又不喜欢了,也有可能喜欢王思聪的某一方面,却不喜欢他的另一方面。我真的不知道罗玉凤是如何计算出来,这得多么神通广大的读心术才能做到。同样的道理,喜欢不喜欢罗玉凤,一样是个说不清的事儿。又如何能肯定不喜欢王思聪的就会喜欢罗玉凤呢?这就是一个心理暗示了,一种现代的巫术了。这个因素估计要占一定比例。但也不会高,跟第一个理由类似,因为她每篇文章开头都有这句。
第四个就是文章的内容了。老实说,这篇文章的文笔只能算是一般,我见过太多阅读量只有几百的文章,比她写的好的大有人在,比如我关注的号里有一个叫“格子走走”的上海姑娘文笔就比她好太多了,然而乏人问津,尽管是个美女写手。不但文笔比她好,格调也比她高得多,满满的都是正能量。至于罗玉凤文章中说,有人觉得她要比王石的新老婆田朴珺写得好,我实在不知道,也不想去看田朴君的文章来查证此事。不过倒是有一个人给了她极高的评价:“朴实白描,哀而不伤。直逼作协副主席,斜逼作协副主席,倒逼网络作协主席。”我真想不通,这样一篇文章如何能得如此高的评价,希望他只是随口说说。但是想想某刘姓人士都能得诺贝尔和平奖,似乎也不足为奇。但是只是他一个评价的话,也不值得网友们如此追捧。这个原因占比也应该不大。
第五个原因是高晓松等人的转发。高晓松在赞赏的最后加了一句“纽约艰辛,转发帮你营生”。这个原因占比应该是极大的,因为像高晓松这样的大V,动辑数百万上千万的粉丝,他要是一转发,他的大V朋友再接着转发,他们的粉丝再跟着转发,这就是链式反应,蝴蝶效应。那么这个应该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了,如果没有高晓松等人的转发,这篇文章火不起来的。
第六个原因,为什么高晓松会转发她的文章。这就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了,显然不可能是罗玉凤贿赂了高晓松或给了他什么好处,罗玉凤不是有钱人,一点小钱钱也收买不了高晓松。当然有人可能觉得是纯友谊赞助,但我觉得即便她们能有友谊也是基于共同的三观之上吧。那么,罗玉凤的文章到底写了什么呢?一般来说,最重要的东西都是在后头。我们来看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话:“我只是想拿到这张绿卡,然后告诉所有人:只要不认命,没有飞不上枝头赛凤凰的麻雀,哪怕最开始低贱到尘埃里。求祝福,求鼓励。”可能是高晓松认同了罗玉凤这种不认命的精神,不服输的精神。但是在中国不认命的人实在太多了,所有从低层走出来的成功人士,都属于此例。但是高晓松为什么选择支持罗玉凤呢?答案就是绿卡,美国的绿卡。
所以最后剧透了,美国绿卡意味着什么呢?罗玉凤在文章里写道,当初她在上海征婚时,由于她设置的条件太高(有意思的是我今天还看到了一个北大小师弟的文章,伦敦经济学院的硕士,挺帅气的小伙子却自嘲说,自己连凤姐的征婚的条件都达不到。现在也是一个满满的正能量的写手),负面新闻太多,以至于被母校的保安赶出了校门,但是当她到了美国以后,母校的校长在讲话中拿她做例子鼓励学弟学妹们,有媒体来找她写专栏,很多名人开始认可她,比如高晓松。这样看起来,罗玉凤折腾十年,拿到一个绿卡,比寒窗十年拿一个北大、清华的博士含金量高得多了,如此而言,她确实证明了自己,她当初设置的征婚条件不是高了,而是低了,她应该写北大、清华的博士的。如果我这篇文章的赞赏能过三万,我可以不要我的北大博士学位的,我是“认真”的。
我们看看罗玉凤是怎么写的:“可这还不够,还差一点点,我才能真正成为‘他们’,差的这一点点就是绿卡。我想拿到这张绿卡,并没有什么复杂的,不能告人的原因,只是从我到上海开始,我一直在和某种隐秘的,难以形容的,无可名状的规则较劲,这个过程已经小十年了,我的青春,我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都在里面了,这张绿卡,是对我这十年的交代,就像是我的大学毕业证”。可能这段话,才是她这篇文章如此动人的原因。拿十年青春去换一张绿卡,是值得的。或许还可以再加码,二十年青春,或者身家性命,全部的财产,背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(网上有文章专批罗玉凤这一点,大家有兴趣,自行搜索),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良知,去换那一张绿卡。我想这才是幕后推手们想传递给中国网民的信号。跟他们传递中国到处是雾霾,到处是不公,到处是有毒食品等,是一个道理。
我不知道,有多少人看了这篇文章会涌起移民美国的冲动,我当然是不会用的,因为我是非典型的大中华主义者(具体见我的文章《为什么你想移民,先弄清楚这十五个问题也不迟》见金桥智库10月23日-28日),移民美国的念头从来没有过。但是我想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大有人在的,许多人只是下不了决心。这篇文章可以让很多人下定决心,因为它用榜样的力量告诉人们,为了一张美国绿卡,付出多大代价,都是值得的。
当我明白了这一点的那一刻,我不禁感到了一阵悲凉。我写的移民系列的文章,是为了通过客观的比较,打消中国人移民的念头的。但是我的文章跟罗玉凤的文章的威力比起来,简直就是微不足道。而且,我立刻还想到了,我写了一百多天,将近一百篇文章,所有的赞赏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左右,也就是说我要写近两千天,五年的时间,差不多平均一天一篇,才能赶得上罗玉凤的这一篇文章。这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,中情局的十诫(关注见次条转发)都是真的,而且是如此的真实。我的自尊和自信顿受打击,我突然感觉刻苦耐劳似乎前途暗淡。·····等等,细思极恐。
我们身边,特别是网络上发生的那么多的热点事件,我们真的不知道哪些是自然而然的,哪些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的。当我们中国人因为价值观的冲突,而兄弟相残,夫妻反目的时候,又有几双藏在暗黑中的眼睛在观察,又有几双笑脸在偷笑。也许他们就像看着温水里煮着的青蛙,等到火候到了,我们就会成为他们的美餐,就像前苏联那样,甚至更惨无数倍。
相信看过我的《打赢中美金融战 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》这篇文章的人,会发现,现在美国深陷债务危机,它最需要的,就是中国的有钱人跑过去送钱、接盘。而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对于中国的精准攻击,高达50%的储蓄率,六十多年的建设,十四亿人口,积累的财富不可谓不多,极度的贫富分化,再火上浇油,加上社会阶层对立,如果中国的有钱人都往国外跑,那么中国就会在中美金融战中落败。
而且我还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,既然那双无形的手,选中了罗玉凤,她会成为下一个马云吗?呵呵,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,马云前几天高调见了特朗普,而且承诺要给美国送去100万个工作岗位。而高晓松是阿里音乐的前重事长,现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。如果有一天,罗玉凤也跟马云一样被万众瞩目,捧上神坛,我也是一点也不会感觉到奇怪的。那双无形的手确实强大。
其实这篇文章我本来想拟的标题的是“细思极恐”或“那一刻的悲凉”,但是怕被屏蔽了,还是取个中性的标题吧。作为一个跟罗玉凤一样,出身于社会最底层,靠着自己十年寒窗苦读,从来不认命的奋斗,受到过的挫折和白眼丝毫不少的一界书生,我瞬间觉得自己被罗玉凤打败了,当然是被那背后一只无形的手打败了。